手机央广网 > 原创

听出来了吗?《游击队歌》里有枪声


2015-08-15 11:28 央广网   编辑:邹佳琪

  “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许多80后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哎呀小编好像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短短141个字的歌词,唱两遍也只要一分半钟,这首歌却在问世后的七十多年里,传遍长城内外,响彻大江南北。你也许不知道的是,每一句歌词的背后都是满满的故事。

  1937年8月,彭雪枫将军奉命到山西太原组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11月,八路军在临汾尧都区刘村镇办起了学兵大队,彭雪枫除负责学员的日常训练和教学工作外,还为学员们主讲游击战术等课程。每当他讲课时,屋子里总是座无虚席。

  这年冬天,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在丁玲的带领下,来到学兵队进行采风和慰问演出,团里有位名叫贺绿汀的文艺创作员,一天上午,贺绿汀来到学兵大队,适逢彭雪枫讲授《抗日游击战术》一课。坐下听了不久,贺绿汀就被彭雪枫吸引住了,下了课,仍觉意犹未尽。

青年时期的贺绿汀

  这一天,贺绿汀都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晚上,他躺在老乡家的煤仓里,依然辗转难眠,想到从上海来临汾的路上,在防空洞里听到的高射机枪“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

  Duang~~~~ 欢快的前奏出来了!再想到彭雪枫讲述的那些精彩的游击战略和勇敢机智的游击队员们。

  Duang~~~~ “神枪手”和“飞行军”的形象也跃入脑海。

  他迅速从床上翻起来,拿出纸笔,开始了创作。

贺绿汀后来在手稿上的签名

  要知道,那个时候,贺绿汀已经是一名享誉国内外的音乐家了,他1931年考入国立音专。1934年5月25日,俄国钢琴家齐尔品准备在中国举办一个中国民族民间风格音乐作品比赛会。贺绿汀看到这条消息非常兴奋,生于湖南邵阳的他根据对家乡和童年的回忆,写出了三首钢琴曲参加比赛。其中《牧童短笛》一举获得头奖,这也成为我国第一首飞向世界的钢琴作品。

每一个琴童都对这首曲子特别熟悉,因为它早已是考级必考曲目

  在成为音乐家之前,贺绿汀更是一名革命者,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我国革命音乐萌芽时期的第一首革命战歌——《暴动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贺绿汀满怀热情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出队,奔赴武汉、开封、西安、临汾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用音乐唤起全国同胞,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对“树林里、山岗上、到处都有好兄弟”的游击战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

冀中的八路军战士在麦田中进行伏击战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游击战不外乎就是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小打小闹而已,怎么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实则游击战的战略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来看一组数据:

  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日军达52.7万余人。从1938年到1945年8月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共抗击日伪军的兵力始终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以上,伪军全部兵力的90%以上,这还不算东北抗联抗击的日伪军。

冀中的八路军战士在麦田中进行伏击战

  游击战术怎么打?毛泽东主张,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为了让指战员明白这个战略方针,毛泽东分析了主客观实际情况,并打比方说:“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和创建根据地好比围棋中的做‘眼’,我们已采取‘山雀满天飞’的办法,撒出了大批干部,到华北敌后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我们的主力部队到华北,要像下围棋一样做几个‘眼’,‘眼’要做得活,做得好,以便和敌人长期作战。”

  随之,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诞生。

  游击战术让歪果仁也表示深深叹服,美军观察员研究过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后,认为中国用来抵消日本现代化军事装备优势的最好办法就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抗战”和游击战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和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布鲁克?多兰上尉都曾学习并将游击战术运用在战役中。

  燕京大学的英国教授林迈克(曾任英国大使新闻参赞),曾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先后担任通信教官和无线电通信顾问,目睹了八路军的敌后抗战,他认为“在根本没有外界援助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应该被称作当代最有战斗力和抵抗力的胜利战争。”

  有趣的是,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也公开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很厉害,厚厚的两卷本从头至尾,谈的大多是怎么对付中共军队。

我军的游击战十六字决

  侵华日军在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的时候,为扭转战局,曾大批训练特种部队,其教程中《游击战条令》第65条就提出:“游击部队应按敌之进退择机行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几乎就是我军游击战十六字决的盗版。

  当时日军师团的作战主任参谋中村三郎中佐曾这样回忆:

  中村三郎:“管区内的敌人,使日军最感棘手者,为冀西及冀中军区的共军。彼等以省境及日军作战地区附近,或沼泽、河流等日军势力不易到达的地区为根据地,进行巧妙的地下工作及灵活的游击战。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动向,极为困难。日军多次遭到共军的伏击。”

  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参谋小堀晃中佐则说:

  小堀晃:“因共军在五台的寺院群周围拥有根据地,曾经认为可以逐步判明其情况。但是,作战开始后,敌情完全不明,宛如坠在五里雾中,进行无法捉摸的作战……中共方面的情报活动周密而巧妙,我方的期望终归落空,毫无结果。”

《华北治安战》中提到的游击战

  贺绿汀这次到山西临汾,曾去新成立的八路军炮兵团访问,指战员们告诉他,从延安出发时,我们八路军没有炮兵,炮兵团这些炮都是缴获日军的炮和收集阎锡山部队南逃时丢弃的炮。这也让贺绿汀感慨万千。

  抗战初期,与日军相比,八路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生活用品都十分匮乏,尤其炮弹奇缺,但是战士们从未退缩,一方面积极面对,想方设法自给自足;另一方面,英勇作战,从日军手里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抗战期间游击队员使用过的武器及部分生活用品,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经过激战,歼灭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缴获不少日军武器装备。这些日军武器装备有火炮、轻机枪、步枪、军官佩带战刀,有通讯电台、野战望远镜、新闻照相机、钢笔,有运兵汽车方向盘、车灯,还有日军棉上衣、皮帽子、钢盔和毯子等。这些武器装备,是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日军就凭借它们,在中国境内横冲直撞,不可一世。然而,经平型关激战后,它们成了八路军第115师的战利品,成了中国军队获胜、日军战败的记录。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装备

  歌唱到这里,开始的轻快活泼已经转为坚定有力,这句歌词正是整首歌的核心,也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都和他拼到底。”这首歌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也深深烙上了国人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印记。

  不过这里有一个小秘密,翻开贺绿汀77年前的《游击队歌》手稿,薄薄两页纸已泛黄并有水渍、墨痕,骑马钉留下的残洞、锈迹透出了历史沧桑感。五线谱中的歌词用钢笔写成,字迹有些潦草、涂改却清晰可辨。

  仔细看手稿,你会发现,这首《游击队歌》其实还有一段,这个隐秘的第二段歌词并没有被传唱,其中的歌词为: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的枪炮狠,找不到我们的人和影。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越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那最后的胜利日,世界的和平现曙光!”

  而在这份手写谱的后面,竟然是一首日文歌曲——《致日本兄弟歌》,这是一首日本诗人写的反战诗歌,贺绿汀把它谱成了曲,然后用日语演唱,作为战时对日宣传的武器。

晚年的贺绿汀

  “敌后战场的开辟,使日军两面受敌,处境一落千丈。”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战场都是扭转战局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战场的特殊就在于,从战争之初,就让敌人同时面对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这,也正是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的战略前提。

  七十多年来,《游击队歌》不仅在神州大地广泛传唱,也登上过世界舞台,它曾经给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将士和全体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也依然提醒着我们,牢记历史,牢记那些在密林中、高岗上还有青纱帐里,为保卫家国而舍生忘死的人们。

    从8月10日起到8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连续推出20集大型系列报道《歌声中的抗战传奇》,融合音乐、影像、文物、讲述等全媒体元素,由歌曲和细节切入,展现恢弘的抗战画卷。这组报道将在中央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文艺之声、中国高速公路广播、中国乡村之声等八套频率播出,中国之声的播出时间是《新闻纵横》节目。同时欢迎您下载喜马拉雅音频客户端收听节目,并通过爱奇艺网站收看同名视频内容。

    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编辑:柴婧、夏文

欢迎关注央广网微信账号:cnr_cnr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