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央广网 > 教育

教师节家长老师为“礼”犯愁 过节应风清气正


2015-09-09 09:41 齐鲁网   编辑:安红丽

  网上教师节礼物琳琅满目 不少商品的销售都在千余件

  网上教师节礼物琳琅满目 不少商品的销售都在千余件

  尊师重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古人云:“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更是学生表达对老师敬意的节日。教师节快到了,该不该送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教师节礼物让家长纠结教师尴尬,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们在收礼与不收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或许,重建信任理解,注重教师节本身的意义,才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送礼现象依旧普遍 家长:其他家长都送,自己怎能不送?

  记者在网上商城看到,随着教师节的临近,各类教师节礼物销售异常火爆。单单是一个谢师毛巾,销售量就达到了2000余件。一位销售教师节礼品卡的网店客服表示:“现在学生送礼物追求独特与创意,不少学生选择送我们这种网购卡来表达谢意,最近这两天销售近300多张。”新礼物热销的同时,鲜花、贺卡等其他形式的教师节礼物销售情况也不错。

  教师节到底应不应该送礼呢?家长意见不一,有的觉得没有必要,多理解,多支持就是最好的礼物。有的家长则表示,看到别的家长送了,自己不送怕孩子吃亏,为了让老师多关照孩子,也只能跟风给老师送礼。

  学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大的已经上初二,自己从没有给老师送过礼,很不赞同给老师送礼。从事个体的家长王先生则说,这个需要看情况,给老师送礼也没什么,如果别人都送,自己也会送。有时送了礼,老师确实能在课堂上多提问孩子,对孩子关注多一些。沈先生的孩子在临沂三中上初一,他告诉记者,自己从来没有给老师送过礼,送了第一次,就得送的第二次、第三次,不继续送又是个事。

  在调查的十几位家长中,只有少数家长给老师送过礼,他们认为给老师送礼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希望老师能多关注下自己的孩子,老师挺辛苦,请吃个饭,送了礼没什么;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给老师送礼,老师也能在在学校多“照顾”孩子。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没有送过礼,并且反对送礼。这些家长普遍认为,给老师送礼会助长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老师教学的公平公正。再者,老师的责任就是教育育人,不应该根据送不送礼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教师:不赞同家长送礼 收了礼不好面对学生

  “家长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个班六十个学生,都给老师送礼了,老师照顾谁?”在平邑县城中学工作的巩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家长给老师送礼较为普遍,但是作为老师,对于班里的学生本身就应该“一视同仁”.好的学生要关注,成绩稍差的更要关心,有时还需要多关心。“我自己也是家长,我不赞成老师送礼。”对于是否该给老师送礼,巩老师明确表示反对。

  沂南二中的姜老师是一位高二年级的班主任,他经常回绝家长的送礼。“经常有家长找到我,希望我能多照顾孩子”,姜老师告诉记者,他每次都会跟家长沟通,告诉家长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都是很了解,对于每个学生自己都是一视同仁,自己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如果收礼,会给孩子带来不好影响。

  “如果收了礼,不知道怎么面对学生”沂河实验小学的孔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很反对收礼,作为老师,收家长的礼,就不能很好面对学生,又如何教学生做人呢。

  针对家长送礼,很多老师明确表示了反对。老师们普遍认为,家长送礼给老师了带来一些压力。当家长都在送礼时,老师又能多“照顾”谁呢?老师们认为,这种特殊“照顾”会让这种不正之风在学校蔓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也希望广大家长从我做起,相互理解。

  教师节应风清气正 家长关注孩子教育莫走“小门”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了要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意见》还提出,要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通过师德建设,能遏制不好风气的兴起,同时,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是需要多关注,但不能为此走“小门”,助长不良风气。

  据了解,教育部门曾多次要求,教师不得借节日之际,向家长、学生收取礼物、礼金、有价证券等,一经发现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然而很多时候是家长在给老师送礼,很难查找取证。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教育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上个好学校,进个好班级,有位好老师。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家长期望以礼物和金钱来铺路,给孩子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

  虽然大部分家长反对送礼 然而送礼现象还是较为普遍。记者认为,针对节日家长给老师送礼,需要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学校应该在平常与家长沟通中,阐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同时作为教师,要恪守师德,从根本杜绝家长送礼,不好风气自然会消失。作为学生和家长,表达对老师的心意未尝不可,未必只有送礼这一条路,通过自己的动手,或者学习成绩,相比之下,老师更愿意接受。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