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窗的情谊,是人生中比较真挚的感情。然而一次同学聚会,却让经商事业有成的袁先生和李先生成了一对冤家。

  袁先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过去近3年时间里,今年37岁的他一直成天被恐惧笼罩,事业一落千丈,甚至连亲戚朋友都对他退避三舍。而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是他参加的一场大学同学聚会。

  袁先生说,这场聚会,他联系上了老同学李先生(化名),他借给李先生3万元,不想后面发生的事却始料未及:他还给李先生300多万,现在竟然还“欠”对方320万元。他目前已经向警方报案,认为自己陷入了老同学惊心设计的“套路贷”。

  这场错乱的债主、欠债人关系到底是如何换位的,另一方当事人李先生是怎么说的呢,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双方当事人。

  大学同窗聚会邂逅老同学

  后面的一切从借钱开始

  “应该说在这之前我都是比较顺的,同学或者朋友之间,扯上钱就不好了,真的后悔死了。”袁先生对紫牛新闻记者回忆说,他在南京上的大学,2004年毕业后,在一家研究所上班,2008年辞职出来创业。那时,他瞄准了干燥剂、脱氧剂及冰袋这块市场,憨厚诚实的他,很快就有了一批交心的客户。彼时,袁先生月入四五万元,虽然做生意占压的资金量比较大,但他的小日子也过得挺不错。

  “大学几年,我其实跟他的交集并不多,毕业后也没怎么联系,不知道他干什么营生。”袁先生说,大约是在2016年年初时,大学同学有过一次聚会,他才和李先生把酒言欢,李先生知道了袁先生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做得还不错。而袁先生则听李先生讲他到连云港搞过土方工程,还放过高利贷。

  因为两人并无业务交叉,自这次聚会后,没有再联系过。没料到,几个月后,李先生打电话给袁先生,称自己手头紧,想跟他借3万元钱。“说实在的,我们做生意的,占用资金量大,说有很多现金在手上那是不现实的。”袁先生说,当时自己并没有答应李先生,推托了几次后,碍于情面,他分多次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几千元几千元地借给李先生3万元钱。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