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央广网 > 原创

想知道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走向和趋势吗?博鳌论坛上是这样说的!


2016-03-27 17:06 央广网   编辑:竹立志

  央广网博鳌3月27日消息(记者李鑫)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2016年3月22号到25号在海南博鳌召开。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从2015年开始,“三农”议题被列入论坛主题,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三农”议题再次受到关注。

  本届年会上,涉及“三农”的议题主要包括:“乡村建设与治理”、“农业的问题与出路”等方面。在农业的问题与出路方面,与会嘉宾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农业的问题与出路,以及粮食安全的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安全是各个国家关注的话题。在本次分论坛上,7位与会嘉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澳大利亚FMG集团董事长Andrew FORREST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短期之内应该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一个国家保证粮食安全不一定非要做到百分之百自给自足,需要做到的是确保供应链可以得到补充”。

  嘉吉全球执行副总裁Todd HALL同意Andrew FORREST的观点,他一再表示,全球的土地和资源都是足够的,破解粮食安全,喂饱地球村需要在恰当的地区种植恰当的粮食,并且促进贸易。这样就不会把粮食转到能源的角度,浪费了它们。

  澳大利亚FMG集团董事长Andrew FORREST表示,Todd HALL所说的贸易,是解决粮食安全的一种方式。他还谈到:“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所谓的粮食安全,最需要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是粮食的生产质量,而不应该是粮食的生产数量,有很多人担心大家所吃的食物来源。我想我们要奖赏那些生产安全粮食的国家”。

  保证粮食的安全,中国可提升基层执行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包含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来保护粮食安全。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Stephen GROFF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大事,也是世界人民的大事,“十三五”规划以及它的方向、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都是对的,这些政策会促进中国经济继续增长。中国保证粮食的安全,尤其是质量的安全,需要提升中国基层的执行力。

  粮食生产和贸易中,世界各国模式不一,我们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在听完国外嘉宾的观点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谈到中国的农业和粮食问题时,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定义这些词的概念。按照安格鲁模式,农业就是所谓的第一工业,基于这一点他们还可以对农业进行商业化、金融化。在亚洲,农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和社交生活,不仅仅是一个百分之百纯商业的东西”。

  粮食的生产与贸易中,世界各国的模式其实并不一样。温铁军说,美洲大陆、澳大利亚用的是盎格鲁模式,欧洲用的是莱茵河模式,而亚洲用的是东方模式。这三个模式有着不同的概念和系统,所以问题看起来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温铁军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为此做了不少的努力,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国际友人在谈论中国农业的出路时,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