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年过百岁的辛育龄,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他行医85载,挽救生命无数。他曾与白求恩并肩作战,以白求恩精神铸就人生路标,用百年赤诚书写人生传奇。2021-02-2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1939年5月,18岁的辛育龄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工作。白求恩医生给伤员做手术,辛育龄在现场负责伤员分类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辛育龄作为我国首批公派留学生,被派往前苏联学习胸外科技术。1979年,他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跟随辛育龄工作29年的胸外科专家刘德若说,中日友好医院的肺移植事业已迈入世界八大肺移植中心行列。

  刘德若:他的创新精神都是从0到1的突破。他最早开展肺移植手术,当时全世界也就开展40多例,他的水平与世界平齐,并且他也没有跟谁学习,根据动物实验做的。

  20世纪70年代,药物麻醉技术还不是很成熟。1970年,辛育龄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此后他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成功率高达98%。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要求参观这一手术。针刺麻醉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刘德若表示,辛老在做针刺麻醉下的开胸手术前,是在自己身上通过急性阑尾炎手术完成了实验。

  刘德若:中西医结合,直到晚年,他还在西学中。在他身上最能体现白求恩精神,对工作极端热忱、对人民极端负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82岁主刀做肺切除手术,86岁为患者做电化学治疗……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他的女儿辛晓梅说,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辛晓梅:他办公室的灯,永远是该下班时还是亮着的。把自己最大的能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帮助别人身上,就是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