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月25日消息 (记者张灵雨 黄小栩 李永飞 李兵峰 张常伟)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潜心研究导弹装备,主持、参与完成40多项国家或军队重大科研任务,在推进导弹实战能力提升、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火箭军战略能力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   

杨必武正在开展课题研究(刘明松 摄)

  西北大漠,随着震天动地一声巨响,某型装备试验宣告成功。多年潜心铸剑只为这扬眉出鞘、亮剑生威的一刻!作为项目领头人的杨必武,这个一向坚强的汉子,也忍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

  杨必武:那一刻,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克制住了。因为我知道,更重的担子还在等着我们去挑。这个项目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研究还要继续。我在思考,今后的路我们应该怎么走。回到单位后,我们第一时间开始了新项目的立项工作。

  杨必武在攻读博士期间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刘明松 摄)

  在科研路上奋力攀登,是杨必武的人生追求。那一年,杨必武怀揣参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以优异成绩考入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进入到了火箭军某部,很快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成为科研团队中最年轻的“种子选手”。

  有一年,一次演习中,车辆装备暴露了一些问题,杨必武和战友们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杨必武: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装备发生的故障,就是我们的科研攻关方向,同时也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机遇。

杨必武现地查验装备性能(刘明松 摄)

  导弹装备车系统极其复杂,如何跑得更快更远是技术难点。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摸索,杨必武找到了灵感,发现一项新技术能够满足装备需求。然而,当时这项技术并不成熟。

  将新技术运用到装备上,这一大胆的想法不被看好,但杨必武始终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论证,撰写了多份可行性分析报告,攻克技术难题。经历数年的“科研长跑”后,第一台样车终于下线。

  杨必武: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我们最激动的时刻,也是最难忘的时刻。第一台样车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虽然我们的设想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它是可行的,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大家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

杨必武向一线官兵了解装备使用情况(刘明松 摄)

  在杨必武看来,搞科研最关键的是方向,方向瞄准了,就要矢志不移地走下去。一年又一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杨必武都带领团队成员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科研方向、点燃科研激情,显现出“立身为旗”的责任担当。

  火箭军某部副研究员韩铁强:可以说,必武给大家指明了科研的方向。在别人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团队的人员却始终相信自己,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也搞成了很多科研项目。

杨必武被表彰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刘明松 摄)

  正是凭着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钻研精神,杨必武团队厚积薄发,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多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杨必武被评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韩铁强告诉记者,面对困难,杨必武冲锋在前,但面对荣誉,他总是十分谦虚。

  火箭军某部副研究员韩铁强:我获得过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但是在申报奖项之前,我曾经犹豫不决,担心申报不成功。当时,必武找了我三次,对我说:“你这个项目可以申报,你报吧,我来帮你提炼、总结。”我当时被他说服了,最后申报终于成功。这期间,必武为我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他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参与人员的名单中去。

杨必武与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刘明松 摄)

  回首十几年的科研之路,杨必武干的很多“大事”,绝大部分都不为人知,官兵们也把他亲切地称为“寂寞登山人”。如今,杨必武依然每天起早贪黑奋战在科研一线。他说,他将继续带领团队以奋力登顶的战斗姿态,谱写属于科研人的梦想与荣光。

  杨必武:我现在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帮带年轻人成长上,只有让年轻人成长起来,我们的科研队伍才能够越来越强,我们完成任务的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注重培养高素质军事科研团队,扎实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团队先后完成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20多项获国家专利,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必武(右二)下部队调研了解科研需求(刘明松 摄)

  近日,记者几经奔波,终于在某试验场见到了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他正在和团队一起讨论某项技术问题。

  杨必武:一个人本事再大,精力终归是有限的。要想多干事,干成事儿,还是需要团队作战,尤其在科研领域,团队作战更是不可或缺的。

杨必武潜心科研攻关(刘明松 摄)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作为创新团队带头人,杨必武深知团队协作的意义,如何让科研人才拧成一股绳,杨必武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助理研究员陈文学说,他喜欢科研,博士论文还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但刚来到单位时,他还是有些不适应。

  陈文学:博士毕业后,我做的工作多数是偏向程序性、事务性的。当时我觉得自己的专业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有一身本领却难有用武之地,这让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杨必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那段时间,他经常找陈文学谈心,化解陈文学心中的困惑,并破格让陈文学担任某科研项目预研主管。

  陈文学:那时候,杨必武副所长刚刚担任室主任。他不仅为我指点迷津,还给我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后来我在预研规划、指南拟制等工作中,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科研优势,还推动了预研工作大跨步发展,得到各级首长的一致好评,我也因此取得了全军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优秀成绩。

杨必武与创新团队骨干在课题研究中集智攻关(刘明松 摄)

  在给团队成员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杨必武始终坚持以诚动人、以理服人。在生活中,他还是个十足的“暖男”。助理研究员刘先一说,自己与家人长期分居两地,杨必武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忙联系解决家属随军问题。

  刘先一:杨副所长一直很关注我家属的随军情况,不仅主动询问随军材料办理的进度,还推心置腹地教我如何和家属沟通,包括夫妻相处的技巧。他总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帮我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愁事。对于我来说,他就像我生活上的导师。

  为了让科研人员各尽其能,杨必武规划了不同的人才交叉培养路径。一方面发挥“老科研人”的优势,鼓励他们当好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另一方面让年轻骨干发挥敢试、敢闯的劲头,用大项任务加钢淬火。

  杨必武:团队建设的核心,就是价值驱动。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分工,让大家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这样也便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助理研究员吴金才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杨必武的团队,杨必武亲自带教。

  吴金才:我刚转隶到这个研究室的时候,杨副所长就把某项目的论证任务交给了我。但我上学时学的是机械专业,来到部队之后又一直负责装备维修,这个任务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对于我来说,接受这个任务相当于半路改行,当时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面对吴金才的担忧和顾虑,杨必武细心指导帮带,让他自定技术决策、研究方向和协作单位。经过几年的淬炼,吴金才不仅出色完成了项目研究论证和成果转化应用,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吴金才:我个人之所以能够成长进步,心里是非常感激杨副所长的。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那就是,科研工作一定要朝着一个正确方向,并且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有在平时真正努力了,最后才能出成果。

  杨必武(右一)与科研人员探讨技术问题(刘明松 摄)

  这些年,在杨必武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建设蒸蒸日上,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投入到军事科研任务中,接连取得丰硕成果。如今,团队中有多人被评为火箭军导弹专家、进入专家型人才方阵,多项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杨必武:我们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我觉得,科研环境是很关键的。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想要生根发芽,土壤、阳光等因素必不可少。正因为习主席高度重视科技强军和人才强军,才使得我们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坚定了我们科研团队的信心。在科研工作中,只要大方向正确,我们就要咬牙坚持,敢啃“硬骨头”,最终项目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