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4月10日消息(记者黄翔)今天,我们邀请军史专家董保存为您讲述开国上将李克农揭穿重庆谈判阴谋、促进解放战争胜利的传奇故事。

李克农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克农领导中共情报部门凭借顽强的斗志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获取了大量日伪战略情报和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证据,为中央及时揭穿蒋介石所谓重庆谈判的阴谋提供了重要依据。

  董保存: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连发了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接到蒋介石电报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同志日夜思考、研究对策。中央非常想知道当时国民党的底牌是什么?这个谈判到底是真是假?这个时候,陕甘宁边区的保安处获取了国民党驻延安联络参谋使用的电报密码,截获了他们和重庆来回的密电,了解到蒋介石估计毛泽东不会应邀前往重庆。拿到这个情报以后,李克农很快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蒋介石他们认为毛泽东不会去,也不敢答应去,而且从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从来没有离开过根据地。如果毛泽东不来,正好把破坏和谈、引发内战的罪名扣到共产党的头上;如果毛泽东来了,正好拖住他,争取时间,做好战略准备。正是基于这个,重庆在邀请电发到延安以后,很快就把蒋介石的谈话刊登出来,说国家的前途取决于这次会谈。

  最后,毛主席决定亲赴重庆谈判。既然你蒋介石是假邀请,那我们就弄假成真,争取斗争的主动权,如果谈得成就谈,谈不成也要揭穿蒋介石的阴谋。就在决定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时候,李克农亲自向毛主席随行卫队中的同志详细交代了任务,因为他深知这个事情绝对不简单。和毛泽东握手的时候,李克农都掉下眼泪来,毛泽东还说,哎呀,你个李克农,干嘛,大男人怎么掉金豆子。由此可见,他们都深深地知道这次毛泽东到重庆绝对不会是一件轻松的、简单的事情。

重庆谈判

  在李克农摸清了蒋介石所谓“重庆谈判”的底牌,并组织人员做出精密筹划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赶赴重庆,进行和谈,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可是谈判结束后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灭。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李克农指导党的隐蔽战线全力配合军事作战,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供了大量的重要军事情报,特别是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董保存:

  到了1947年的春天,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我们的延安处于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李克农组织情报部门用了多种手段,千方百计地搜集国民党的军政情报。

  山西省调统室主任缪庄林,原来是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和共产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加入国民党,被委任为山西中统机构的负责人。1943年,缪庄林路过延安,表示愿意和中共合作。李克农就同他进行了深谈,晓以大义,鼓励他浪子回头,从此,缪庄林就开始秘密地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工作。

  同时,山西省的调通室主任李茂堂,原来是中共党员,也曾是国民党中统局的一员,后来被派到陕西的中统特务机构做负责人。当得知李茂堂有重新入党的要求后,李克农报经毛泽东同意,许以特别批准。

  有了缪庄林、李茂堂这两个内线,李克农获悉了国民党中统山西调统室、陕西调统室的密电码和大量的党政军警宪特的情报,这对中央准确把握延安周边的敌情社情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1947年3月,胡宗南开始进犯延安。这个时候,中共中央撤出延安以后,李克农为了确保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从原中央警卫团抽调了一个骑兵连和三个步兵连,组成了一个精干的警卫部队,随中央机关行动,直接为中央领导机关服务,确保了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在解放战争当中,他们做了大量的配合中央和中央军委在各地区的战略性、动向性的重要军事情报,为中央和毛主席研究战局、制定解放战争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毛泽东后来称赞说,这个时期,我们的情报工作是最成功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克农奉毛泽东之命前往朝鲜,主持停战谈判工作。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艰苦谈判中,李克农坐镇幕后,运筹帷幄,既有对敌斗争的坚决,又显示出高超灵活的外交技巧;同时,他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将中朝代表团凝聚在一起,为赢得朝鲜停战谈判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中国社会科学网)

  董保存:

  1951年7月7日,李克农抱病入朝,到达开城后,就开始了那一场马拉松式的、非常复杂的谈判。这个谈判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最典型的,就是有一次在对峙当中,对方的谈判代表到了极限,都没法忍耐下去了,朝中代表团也表现出了焦虑。

  这个时候,代表团的秘书长柴成文离开了会场,到谈判大厅后的一座帐篷里请示李克农,问他该怎么办。李克农非常聪明地说,坐下去,就在那里坐下去。李克农回到会场以后,在纸条上写了“坐下去”三个字,不露声色地传给各位代表。其实,李克农这三个字的指示,对这次谈判起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这些谈判代表,每一位都坐在那里,和对方代表沉默地对峙了132分钟,最后,美方代表不得不宣布休会、退席。这场谈判中,我们以快制快、以拖制拖,实际上,打的是心理战。

  朝鲜停战谈判历时两年时间,开了58次双方代表团大会。期间,李克农哮喘发作,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但他殚精竭虑,带病坚持工作。党中央担心李克农的身体状况,希望他能回国治疗,派了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到朝鲜接替李克农继续进行谈判。

  董保存:

  伍修权到达以后,和李克农见了面,李克农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他说,这种谈判,最好不要临阵换将。为什么?李克农说,他们在这儿已经这么长时间,摸透了各方面的规律,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果中间换人,一切就得从头做起,对整个工作不利。对于中央的关心,他受领了。后来,伍修权同志把这个意见反映给中央。中央最后决定,如果李克农同志能够坚持的话,可以坚持下去,同时提醒他,一定要注意身体。

  其实,此时正处于僵持阶段,是非常困难的一段时期。每一天,李克农的工作强度都非常大。他几乎每天都要听谈判情况的汇报,听完报告以后,李克农还要亲自修改,然后再把谈判方案报给周总理,等待周恩来,也就是中央反馈的意见,最后还要部署第二天的工作。此外,将谈判情况整理成报告的乔冠华,可能还要连夜写出第二天的发言提纲,李克农再加以修改。可以说,这些事情把他累得有点儿喘不过气。

  就在这个期间,有一天,李克农接到了一份只有7个字的电报,“家父病逝,望节哀”,这让他惊呆了。不少同志都知道李克农是个大孝子,他的老父亲去世了,谈判又在节骨眼上,怎么办呢?肯定不能回国料理丧事。最后,李克农只是走出门外,默默地向着自己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这就是我们隐蔽战线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