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这个名字,在学术界意味着泰山北斗,在学术圈外则是个神秘人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钱锺书先生的不少传说在坊间流传,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电视剧《围城》的播放,更是将这个名字传播到四方,到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人们所能看到的,大都是他的头衔,所听到的也是一些轶事与传说。虽然出版界已经出过多种与钱先生有关的传记,但由于他总是沉浸于其学术世界之中而置身世俗社会之外,因此,人们对他的认识与了解,总还是隔着很多层面纱。

  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华书局出版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由现年87岁高龄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王水照先生所著。王先生从1960年起就在钱先生身边工作,可谓与其朝夕相处,在工作、治学以及生活上有很多接触。从篇幅上看,该书并不厚重,不过20万字,但其内容却是极其厚重的。

  在我看来,珍贵、真实、权威,乃是这本著作的三大特点。

  所谓珍贵,是指其中披露了一批书信、讲稿,均为首次公开面世。这对钱锺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所谓真实,乃是指作者以亲身经历,以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学术事件为突破口,但却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钱先生。比如,他为什么会与青年学子平等论学?为什么要拒绝为自己立传?同时,也让我们“从(他的)闲谈中感受(其)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作为一部学术传记,里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与钱先生学术人生有关的内容。比如《宋诗选注》占了不小的篇幅,作者既梳理了选注的历史渊源,曾有过的荣辱风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选本的原则、选本所引发的学术争论等众多相关问题。这对于围绕着选注的各种学术争论,无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所谓权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因为王先生与钱先生以及杨绛先生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亦师亦友的学术关系,一直到钱先生去世之前,他们之间一直有频繁的书信往来。这就为其所谈到的有关钱先生的为人、为学提供了最为详实的一手资料。二是杨绛先生的信任,曾多次嘱托王先生撰写有关钱先生的回忆录。能够得到当事人至亲,特别是像杨绛先生这样极为严谨的学者的支持与鼓励,这既是信任,也说明了对其所回忆事实的尊重与认可。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它无疑是一部引人入胜,能够带你更接近真正的钱锺书先生的、有趣的学术传记!(郭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