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一直持续到6月20日结束,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儿园、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尊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对幼小衔接的不科学认识导致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切实做好幼小衔接,迫切需要科学的认知和行动。

  幼儿教育不可“小学化”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发展的自然过渡和延伸。做好幼小衔接,是支持幼儿学习发展的连续性,实现基础教育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现在我们从国家层面强调幼小科学衔接,在全国进行宣传和推广,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认知误区和行动误区的纠偏,比如长期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对幼儿学习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等等。其中,最大的误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不尊重3~6岁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忽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对幼儿进行过度的早期智力开发、过早的优势智能定向、过量的单一兴趣培养、过重的学科知识学习,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规律,使学前教育的功能异化。“小学化”之所以产生,并且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源自应试教育压力下延给家长带来的心理恐慌。在社会竞争压力下,家长对儿童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把成人世界的竞争或者价值观过早地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对未来竞争的恐惧,但为此而急于求成是科学的吗?虽然有研究表明,孩子为入学所作的准备对适应学校生活及后期的学业成就有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应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识字、算数、背古诗。

  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认字相比,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如果想为入学作准备,就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只让幼儿多识字、多写字。

  同样,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任务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等。这要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以及充足的实物操作机会,让他们在点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实物加减等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数量关系、符号等抽象概念。如让3岁幼儿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受集合的概念,就可以充分利用收拾餐具的环节,让孩子通过观察产生直观感受——当小朋友们将小碗一个一个放到盆里后,盆里就有了许多的小碗;而水果盆里本来有许多水果,每个孩子取走一个水果,盆里的水果就变得越来越少。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而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背多少数字。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只把“小学化”理解为教育内容上的超前是肤浅的,实践中一些教育内容并未出现“小学化”倾向,但其教育形式却表现为高度控制,以一种机械、刻板、整齐划一的方式对幼儿实施教育,这其实是更深层次的“小学化”表现,更需要高度警惕。所以,避免“小学化”,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不是机械、生硬地理解和执行“去小学化”要求,而是要把握住深层次的理念,即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幼儿应该怎么有效学习

  在认清幼儿教育不可以“小学化”之后,我们还要明确: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幼儿学习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样的,怎样才算是幼儿的有效学习?如果幼儿教育不只是认字、数数、背古诗,那又应该是什么呢?

  具体来讲,幼儿的学习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在无意注意伴随下的随机、碎片化学习;是以多种感官为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是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是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是在生活和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整体化学习;等等。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所持经验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的学习要充分感知,要在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学习。对幼儿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释放,他们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

  下面这个例子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一位家长在微信交流群里介绍了她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她的儿子非常喜欢玩积木搭拼玩具,并且说要“买好多块”。于是她问儿子:“好多是多少?”孩子说:“100块。”于是她就问儿子:“你能数到100吗?”孩子当时还不能。妈妈就趁势说:“一个选择是今天可以数到几就买几块,另一个选择是今天先练习数数,明天再来买。”孩子犹豫了半天说:“那就明天吧。”随后,她递给孩子一个标记着从1到100所有整数、以厘米为单位的纸质尺子说:“你自己看吧。”这位妈妈说,在孩子缺乏动机的时候,让孩子数到100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动机,想要买100块积木的时候,他学习的欲望就特别强,就会自己去学习如何从1数到100。我们从这个事例中更能感受到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至关重要。

  事实上,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关注点也正在从“学了什么”向“怎么学”转变。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小科学衔接,幼儿园就要与家长、社会合作,共同为幼儿创设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成人给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顺应其天性,引导其发展,让幼儿在游戏、探索、发现、体验的快乐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什么才叫为孩子打下好基础

  当前,世界处于以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巨大浪潮中,以知识技能灌输、应试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呈现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无法支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弊端。世界教育改革开始出现新的走向,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标准体系将逐步被以促进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所取代,让儿童在当下过“有意义的生活”,作好“面向未来的准备”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一潮流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品质比获得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小学低年级教师通过多年观察发现,那些学习中在抗干扰能力、专注能力和坚持性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学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他们有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提问,善于观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坚持性,愿意探究。相反,那些注意力涣散、倾听能力较弱、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孩子,则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的问题。在这些孩子中,不乏被提前灌输了大量小学知识的孩子,以致出现厌学情绪。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中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孩子每天得到多样刺激的机会,父母积极参与儿童游戏和活动,能够对孩子未来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有较大影响。

  这些发现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直观地告诉我们什么才叫为孩子打下好基础——与知识储备相比,学习品质的养成更重要。为此,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都要聚焦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引导家长科学认识学习的关键问题,从学习品质入手,做好幼小衔接。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包含了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要素,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等,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学习品质既包括兴趣、动机、坚持性与抗挫折能力、独立性、专注、计划性、时间洞察力等特质要素,也包括精细加工、深度理解、反思、批判、创造、想象等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品质既包括个体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行为等特征,也包括他们在社会学习中与他人合作、沟通、讨论的特征。学习品质的内涵强调的不是儿童能够学到的具体知识或具体经验,而是如何学。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更是兴趣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和方法与策略的掌握,“怎么学”才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与提高的实质。

  帮助幼儿形成对其终身有益的良好学习品质,需要家长的理念与幼儿园的理念一致。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是开展有关学习品质的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认识、了解学习品质的内涵和对个体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二是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观察,看看哪些行为表现属于学习品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再展开讨论,看看其中消极的学习品质反映了哪些问题,积极的学习品质源于哪些经验。三是通过半日观摩,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体验幼儿的游戏,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记录体现幼儿学习品质的行为表现,然后再与教师展开集中讨论,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如何支持幼儿的学习品质。四是邀请小学、中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互动,引导家长用终身学习的眼光看待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五是通过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充分研讨,梳理有效经验,帮助家长在创设环境,支持孩子主动学习、观察发现、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管理情绪等方面获得可操作的有效支持策略等。

  总之,在尊重儿童学习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幼儿学习品质结构要素发展框架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课程框架,将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常见情境相结合,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的教育潜力,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开展家园社协同育人有益尝试,是落实“双减”政策,以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为切入点,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创新。

  (作者:苏婧,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