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寒窗苦读多年的大学生,应该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果种田养猪,就意味着十几年的书都白读了。其实不然。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的倪晓军,1997年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后不久,阴差阳错又回到农村,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杨梅种植户。

  堂堂浙大毕业生,种杨梅能有什么出息?

  面对这样的质疑,倪晓军用时间和成绩给予了有力回击:在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上,他连续两届蝉联荸荠种和东魁种双料冠军。他开发研究大棚技术,如今年入近200万元,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全省1000亩大棚杨梅,800亩在兰溪,而400亩就在他的老家——马涧镇前余村。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浙江大棚杨梅第一村。

  倪晓军的成功来自于他扎根土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打造行业最优质的产品,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这种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在倪晓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来雄心勃勃想在城里干一番大事业的他,创业失败后,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立足乡土特色,秉承着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信念,探索出一条种植大棚杨梅的康庄大道。由于起步晚、经验少,为了探索大棚杨梅的种植技术,他专门进行了分组实验,不同的组控制不同的温度、湿度和肥料。多年摸索下来,如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种出很好的大棚杨梅。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也造福了乡邻,无疑值得点赞。

  赞赏之余,我们更应该从倪晓军身上获得启迪: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当下,广大乡村尤其需要这样的领军人才。进而言之,我们有必要适当改变观念:年轻人的打拼之路并不是非得在大城市,基层也是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严重影响。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在就业机会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复杂严峻。为此,多地纷纷出台暖心政策,致力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引导毕业生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家在积极行动,年轻人自己也需要适当转变观念。如果能像倪晓军那样,立足乡土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不仅可以成就自身,还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造福一方,有效实现自我价值,何乐而不为?

  20多年过去了,倪晓军依然把杨梅当成小情人一样看待,三天没看到就睡不着觉。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小情人”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它的美味。年轻人能做到这般不忘初心、目标坚定,拥有这样的工匠精神,何愁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